从生产侧角度,TikTok refugees 涌入,给小红书带来了大量美式原生的优质创作者,很多甚至是小红书空白赛道,丰富内容生态,刺激站内创作产生新类型,提升新鲜感,起到了很大正向作用。
今天聊一下,从消费侧角度,小红书的内容,对这波闻风而动的歪果仁来说,真的有那么大吸引力吗?是一时凑热闹,还是真的命中需求?小红书能留住这批人吗?
1. 首先,TikTok的整个短视频生态,跟国内的短视频生态相比,是较原始和粗糙的。无论是从赛道的多样性,赛道的再细分衍生,以及视频普遍的视觉效果、质感,故事脚本的设计,服化道布景等等方面,专业度(or just 卷度)远不如国内。还有各行各业、专业领域的渗透度,各种官方媒体(比如各地文旅、各地帽子叔叔、品牌IP)的参与度等等。
Reels更不能打,甚至有一半视频是从TikTok上搬运的。
外国用户来到国内的短视频平台,观感上有种类似高维文明的冲击。或者说,像唐僧跨越万里,来到西天,终于取得了短视频领域的佛法真经——“哦,原来你们‘大乘佛教’是这么个体系啊”。
2. 小红书在国内社交媒体里领先的卡位又是什么呢 —— 视觉审美。
一些TikTok用户在站内讨论,他们开始意识到:小红书就是中国的Instagram,但又没有Instagram的缺点。
TikTok 用户为什么讨厌Instagram?
原因有三。
首先,他们极度厌恶扎克伯格。据我观察,扎克伯格在TikTok上的口碑接近于许家印在国内的水平,甚至更低。
其次,他们认为Instagram商业化太严重了。“80%都是商业化内容”——是他们的原声抱怨。搞笑的是,他们都认为小红书没有广告,一片净土。(我有点怀疑,老美比中国人更容易遭受电诈。)
第三,他们认为Instagram: 太serious、太boring、是白人至上主义者的乐园(换句话理解:有钱白人装精致b的地方)。
而小红书社区具备活人感,他们被中国网友用各种表情包和搞笑天赋征服了。
“活人感”——这又是他们评价lemon 8 (字节旗下北美市场类小红书生活方式平台)缺乏的东西。
lemon 8 从产品气质上,还是那个体脂率22以下身姿曼妙女性,从生产侧角度,TikTok refugees 涌入,给小红书带来了大量美式原生的优质创作者,很多甚至是小红书空白赛道,丰富内容生态,刺激站内创作产生新类型,提升新鲜感,起到了很大正向作用。
今天聊一下,从消费侧角度,小红书的内容,对这波闻风而动的歪果仁来说,真的有那么大吸引力吗?是一时凑热闹,还是真的命中需求?小红书能留住这批人吗?
咱们大官方目前态度很暧昧,约束默许鼓励的意味都有。想要拿到“文化输出”的果子,起码会支撑到过完中国年,只要不出审核大事件。保温杯,端着摆盘精美的白人饭,加上后期滤镜和修图,才能获得点赞的平台。字节以一种TikTok用户最反感的姿态,想接住TikTok的流量,折戟沉沙,不足为奇。
首先,TikTok的整个短视频生态,跟国内的短视频生态相比,是较原始和粗糙的。无论是从赛道的多样性,赛道的再细分衍生,以及视频普遍的视觉效果、质感,故事脚本的设计,服化道布景等等方面,专业度(or just 卷度)远不如国内。还有各行各业、专业领域的渗透度,各种官方媒体(比如各地文旅、各地帽子叔叔、品牌IP)的参与度等等。
Reels更不能打,甚至有一半视频是从TikTok上搬运的。
外国用户来到国内的短视频平台,观感上有种类似高维文明的冲击。或者说,像唐僧跨越万里,来到西天,终于取得了短视频领域的佛法真经——“哦,原来你们‘大乘佛教’是这么个体系啊”。
小红书在国内社交媒体里领先的卡位又是什么呢 —— 视觉审美。
一些TikTok用户在站内讨论,他们开始意识到:小红书就是中国的Instagram,但又没有Instagram的缺点。
TikTok 用户为什么讨厌Instagram?
原因有三。
首先,他们极度厌恶扎克伯格。据我观察,扎克伯格在TikTok上的口碑接近于许家印在国内的水平,甚至更低。
其次,他们认为Instagram商业化太严重了。“80%都是商业化内容”——是他们的原声抱怨。搞笑的是,他们都认为小红书没有广告,一片净土。(我有点怀疑,老美比中国人更容易遭受电诈。)
第三,他们认为Instagram: 太serious、太boring、是白人至上主义者的乐园(换句话理解:有钱白人装精致b的地方)。
而小红书社区具备活人感,他们被中国网友用各种表情包和搞笑天赋征服了。
“活人感”——这又是他们评价lemon 8 (字节旗下北美市场类小红书生活方式平台)缺乏的东西。
lemon 8 从产品气质上,还是那个体脂率22以下身姿曼妙女性,拿着Stanley保温杯,端着摆盘精美的白人饭,加上后期滤镜和修图,才能获得点赞的平台。字节以一种TikTok用户最反感的姿态,想接住TikTok的流量,折戟沉沙,不足为奇。
小红书的双列模式比TikTok单列模式,茧房感稍弱,就算用户们还是被算法控制的井底之蛙,但井底之蛙的天空面积扩大了几倍时,呼吸感还是不一样的。
TikTok refugee们来到小红书,发现了大量不曾见识过的中式审美内容,琴棋书画、古典建筑、美食美景,而且首页上琳琅满目,五花八门,视频和图文都包装非常精美,遍地都是李子柒,精神上确实有一种文化上饕餮盛宴即视感。
此时评论区“听取蛙声一片”,各种“amazing ” “NB”充斥是真心的,切实满足了娱乐和文化消费需求。
4. 但小红书得想好,如果想留住这波海外用户,它的定位到底是旅游目的地,还是精神家园?
出门旅行过的人可能有体会——再好的地方,再美的风景,旅行到第六七天时也会想家。他乡做客,头几天新鲜劲儿是上头,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的舒适区。
如果想让这里变成他们第二个家,小红书运营工作任重道远——怎么引导他们的生产内容和互动行为。
让他们把TikTok上原生的视频风格和内容原封不动继承过来吗?
很多TikTok用户自己都在告诫其他用户—— 你们千万不要把TikTok上那堆乱起八糟的玩意儿搬到小红书来,破坏这个社区。
还是要重新调教他们转型,生产更符合小红书社区氛围的内容?训练美国人可比训练大模型费劲多了。
如果他们变成专门面向中国人生产内容,又会不会变得油腻千篇一律?毕竟,歪果仁最好抓的中国人流量密码,你懂得。
大浪淘沙,最后可能留下来一批作品内核稳定,并适合小红书用户的、无国界或语言消费门槛的专业内容。我昨天关注了好几个音乐人,如听仙乐耳暂明。
3. 小红书的双列模式比TikTok单列模式,茧房感稍弱,就算用户们还是被算法控制的井底之蛙,但井底之蛙的天空面积扩大了几倍时,呼吸感还是不一样的。
TikTok refugee们来到小红书,发现了大量不曾见识过的中式审美内容,琴棋书画、古典建筑、美食美景,而且首页上琳琅满目,五花八门,视频和图文都包装非常精美,遍地都是李子柒,精神上确实有一种文化上饕餮盛宴即视感。
此时评论区“听取蛙声一片”,各种“amazing ” “NB”充斥是真心的,切实满足了娱乐和文化消费需求。
4. 但小红书得想好,如果想留住这波海外用户,它的定位到底是旅游目的地,还是精神家园?
出门旅行过的人可能有体会——再好的地方,再美的风景,旅行到第六七天时也会想家。他乡做客,头几天新鲜劲儿是上头,但他们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的舒适区。
如果想让这里变成他们第二个家,小红书运营工作任重道远——怎么引导他们的生产内容和互动行为。
让他们把TikTok上原生的视频风格和内容原封不动继承过来吗?
很多TikTok用户自己都在告诫其他用户—— 你们千万不要把TikTok上那堆乱起八糟的玩意儿搬到小红书来,破坏这个社区。
还是要重新调教他们转型,生产更符合小红书社区氛围的内容?训练美国人可比训练大模型费劲多了。
如果他们变成专门面向中国人生产内容,又会不会变得油腻千篇一律?毕竟,歪果仁最好抓的中国人流量密码,你懂得。
大浪淘沙,最后可能留下来一批作品内核稳定,并适合小红书用户的、无国界或语言消费门槛的专业内容。我昨天关注了好几个音乐人,如听仙乐耳暂明。
5. 咱们大官方目前态度很暧昧,约束默许鼓励的意味都有。想要拿到“文化输出”的果子,起码会支撑到过完中国年,只要不出审核大事件。